科研概况
科研概况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服务于海洋渔业生产、管理、教育和科研等部门,适合从事渔业生产与技术、渔业管理与经营、水产教育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水生生物学、鱼类学、海洋学、海洋生态学、流体力学、渔具材料与工艺学、渔具渔法学、航海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海洋法与渔业法规、渔政管理学、渔业资源评估等。择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海洋渔业生产管理、淡水渔业生产管理、渔业涉外技术服务、水产品贸易、渔业行政管理以及教育、科研等广泛领域就业。专业特色:注重数学、力学的基础教育,以渔业工程、远洋渔业、渔业管理为重点,任课教师以双师型为主,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本专业毕业生还可申请取得一千六百总吨以上远洋渔业船舶二副本专业毕业生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水产养殖学(校重点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生产、经营、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普通动物学、养殖生物学、鱼类学、生物化学、普通生态学、微生物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学、水产动物疾病学、水环境化学、水产增养殖学、水产养殖工程学等。择业方向:毕业生适合到水产、水利、渔政、海洋、动植物检疫、生物制品、兽药、饲料、水族观赏、环境保护等有关企、事业单位或行政部门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专业特色:本专业以水产苗种培育与种质优化、水产动物营养生理与饲料配方、养殖环境维护与健康养殖为重点。强调通过专业课与实践性训练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具有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研发和水产病害防治等方面的专业基本技能,可直接参与社

浙江省海洋渔业装备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2014年12月29日 16:30  点击:[]

   浙江省海洋渔业装备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由浙江海洋学院组织申报建设,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领导下,由浙江海洋学院牵头联合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宁波捷胜海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浙江省远洋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组建。实验室围绕现代海洋渔业发展方向,以渔具水动力性能和渔业装备机械性能为基础研究,加强高性能渔具材料与工艺、生态友好型渔具渔法、远洋渔具渔法等捕捞渔具技术研究。

   组织架构:本重点实验室下设2个实验分室、2个产学研基地、1个培训中心、1个国际交流中心和1个办公室。

   科研队伍:现有固定人员3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16人,副高级职称人员15人;博士13人;45岁及以下中青年人员17人。

   科研用房及仪器总值:实验室面积约 3100 平方米 。仪器设备包括金枪鱼钓具及设备、彩色水平渔探仪、拖网监视系统、造波机等,仪器设备总价值2100多万元。

   研究方向和内容:一是资源友好型渔具渔法。研究内容包括:1、渔具水动力性能和渔具材料与工艺研究;2、选择性捕捞和活体捕捞渔具渔法研究;3、远洋渔具渔法研究。二是高性能渔业机械集成技术。研究内容包括:1、渔业机械控制技术研究;2、节能技术研究;3、大型远洋渔具捕捞操作设备和甲板机械技术研究。

   科研成果:2013年立项以来,实验室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4项,新增纵向经费600余万元,新增横向课题40余项,横向科研经费1100余万元;共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等三大检索收录12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90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厅局级及其他奖项10项。

 

 

 

上一条:海洋牧场与渔业碳汇生态功能创新实验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