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水产学院于4月30日在公共教学楼235举行了“渔绳向海,牧渔图强”五四主题活动。本次活动主要通过学习渔绳的编结,来传播渔绳文化,在动手制作精美的绳结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的绳结文化非常悠久绵延,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绳结代表着团圆、美满和吉祥。在婚礼上,常常能看到同心结的身影,它就像一种美好的祝福,伴随着新人开始新的生活。还有盘长结,它寓意着回环贯彻、长长久久,表示对晚辈的祝福,希望他们的生活顺遂长久。绳结文化其核心在于以“结”传情、以“结”载道,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和谐、团圆与进步的永恒追求。

对于渔民来说,渔绳结寓意着出海的平安顺利,能够收获满载,平安归来。学生们通过学习和实操编渔绳结,来感受那份蕴藏在绳结中的渔民情怀和美好祝福,以绳结将学生的心同大海联系在一起,更加了解了我国悠久的牧渔文化,坚定了为海洋事业做贡献的信念,培养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如今,我们的渔船和捕捞工具更新迭代,日趋精细,而不变的是一代代牧渔对蓝色汪洋的坚守,而渔绳则是这些渔人们内心情感的传递。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的学生们努力学习海洋知识,传承渔绳文化,将这份充满创新与坚守的智慧和匠心永远续写在这片蓝色的汪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