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概况
科研概况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服务于海洋渔业生产、管理、教育和科研等部门,适合从事渔业生产与技术、渔业管理与经营、水产教育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水生生物学、鱼类学、海洋学、海洋生态学、流体力学、渔具材料与工艺学、渔具渔法学、航海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海洋法与渔业法规、渔政管理学、渔业资源评估等。择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海洋渔业生产管理、淡水渔业生产管理、渔业涉外技术服务、水产品贸易、渔业行政管理以及教育、科研等广泛领域就业。专业特色:注重数学、力学的基础教育,以渔业工程、远洋渔业、渔业管理为重点,任课教师以双师型为主,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本专业毕业生还可申请取得一千六百总吨以上远洋渔业船舶二副本专业毕业生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水产养殖学(校重点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生产、经营、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普通动物学、养殖生物学、鱼类学、生物化学、普通生态学、微生物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学、水产动物疾病学、水环境化学、水产增养殖学、水产养殖工程学等。择业方向:毕业生适合到水产、水利、渔政、海洋、动植物检疫、生物制品、兽药、饲料、水族观赏、环境保护等有关企、事业单位或行政部门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专业特色:本专业以水产苗种培育与种质优化、水产动物营养生理与饲料配方、养殖环境维护与健康养殖为重点。强调通过专业课与实践性训练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具有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研发和水产病害防治等方面的专业基本技能,可直接参与社

“基于防残设施的梭子蟹围塘高产养殖技术研究”通过现场验收

2018年03月01日 09:06 张平 点击:[]

2月24日,舟山市科技局组织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普陀区海洋与渔业局等单位的专家赴普陀区登步岛对浙江海洋大学承担的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防残设施的梭子蟹围塘高产养殖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编号: 2017C41015)进行了现场验收。

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查看了试验和养殖生产的原始记录,审阅了相关资料,并对项目示范点普陀日升水产养殖合作社的3个养殖试验池塘中的梭子蟹进行了现场起捕,并称重。结果显示:3只试验塘(16.7亩/只)产量分别为2400斤、2600斤和3100斤,平均产量达到160斤/亩,其中3号试验塘平均亩产达到185斤/亩,比一般养殖户产量高出1倍以上;随机取样称重结果,试验塘梭子蟹平均规格为245g/只,最大规格320g/只。试验达到了合同规定的指标要求。

梭子蟹是浙江省也是舟山市海水养殖主导品种,全市共有梭子蟹海水养殖围塘近2万多亩,但是由于养殖模式和配套技术相对滞后,目前梭子蟹从苗期到养成期的平均成活率仅为2%左右,平均亩产不到40Kg。导致梭子蟹成活率低下的的因素除了苗种质量、饵料供应、病害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个体间相互残杀问题。减少和控制自相残杀是梭子蟹养殖获得高产的关键所在。项目所在团队在设计有效防残装置基础上,集成专用配合饲料、防残杀技术、环境调控与综合防病等关键共性技术,建立了一种适于推广的梭子蟹围塘高产养殖新模式。经试验示范验证,可有效减少梭子蟹相互间的残杀,大大提高养殖成活率,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为三疣梭子蟹高产养殖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开创了新的前景。项目的实施对促进舟山乃至我省梭子蟹产业升级和渔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条:近五年来的科研项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