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服务于海洋渔业生产、管理、教育和科研等部门,适合从事渔业生产与技术、渔业管理与经营、水产教育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水生生物学、鱼类学、海洋学、海洋生态学、流体力学、渔具材料与工艺学、渔具渔法学、航海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海洋法与渔业法规、渔政管理学、渔业资源评估等。择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海洋渔业生产管理、淡水渔业生产管理、渔业涉外技术服务、水产品贸易、渔业行政管理以及教育、科研等广泛领域就业。专业特色:注重数学、力学的基础教育,以渔业工程、远洋渔业、渔业管理为重点,任课教师以双师型为主,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本专业毕业生还可申请取得一千六百总吨以上远洋渔业船舶二副本专业毕业生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水产养殖学(校重点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生产、经营、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普通动物学、养殖生物学、鱼类学、生物化学、普通生态学、微生物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学、水产动物疾病学、水环境化学、水产增养殖学、水产养殖工程学等。择业方向:毕业生适合到水产、水利、渔政、海洋、动植物检疫、生物制品、兽药、饲料、水族观赏、环境保护等有关企、事业单位或行政部门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专业特色:本专业以水产苗种培育与种质优化、水产动物营养生理与饲料配方、养殖环境维护与健康养殖为重点。强调通过专业课与实践性训练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具有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研发和水产病害防治等方面的专业基本技能,可直接参与社

宋伟华

2020年05月12日 16:11  点击:[]

宋伟华,男,1968年6月出生。1991年6月毕业于浙江水产学院海洋渔业本科专业,1998年6月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捕捞学硕士研究生,2006年6月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捕捞学博士研究生,并分别获得相应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8年07--08月、2009年11月和2015年10月—2016年2月分别在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东京海洋大学做访问学者。目前为水产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渔业设施理论与计算、渔业设施工程等,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星火、浙江省科技厅重大、浙江省科技厅一般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0多项,发表论文80余篇,SCI收录6篇,授权发明专利34项,获得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各种教学、科研奖项10余次。先后承担《流体力学》、《设施渔业》等本科生课程和《高等流体力学》、《现代渔业进展》、《负责任渔业专题》、《计算渔具力学导论》等研究生课程的主讲工作。入选浙江省舟山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工程、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人员,长期从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荣获学校优秀教师和省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5次。

社会学术团体兼职: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浙江省水产学会捕捞与渔船渔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海洋学会会员。

一、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2009.01~2011.12,柔性渔用网衣在波浪中的水动力特性研究(4087604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5万元;

2)2008.07~2011.06,海围网设施及刺参规模养殖技术研究子课题:浅海围网设施与生态养殖技术研究(2008C12065-1),浙江省科技厅优先主题重点项目,60万元;

3)2018.01~2020.06,智能化海洋渔业装备技术研究-节能省力高效型远洋拖网渔具装备集成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2018C02040),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50万元;

4)2006.01~2008.12,一种防护渔业设施的柔性防波堤开发与应用(2006EA700119),科技部(星火),4万元;

5)2006.01~2007.12,柔性浮式防波堤在海洋设施渔业中的开发应用(2006C32002),浙江省科技厅一般项目,15万元;

6)2007.01~2007.12,新型柔性浮式体对海水养殖网箱消波和分流性能的研究(X506309),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5万元;

7)2007.06~ 2009.12,浙江省海洋捕捞容量研究(2007F10 007)----子课题:浙江省沿海捕捞渔具调查,浙江省科技厅;

8)2014.01~2016.12,浅海浮绳式养殖网箱柔性框架在波浪中的水动力特研究(LY14C19000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8万元;

9)2009.01~2010.12,大潮差浅海养殖围网敷设关键技术研究(Y200803912),浙江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10)2013.5~2015.12,离岸型智能化外海围网养殖技术研发及示范,平阳县碧海仙山海产品养殖有限公司,50万元。

二、获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奖励

1)科研获奖:“柔性浮式防波堤在海洋设施渔业中的开发应用”,舟山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9;

2)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waves on netting panels at a range of angles to the wave direction”,舟山市人民政府二等奖,2013.10;

3科学技术进步奖:“浅海养殖围网设施及生态养殖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5.12。

三、获得的主要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奖励

1)教学成果奖:“基于产业发展需求的水产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浙江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5),2014。

四、获奖情况(主要指个人以及带学生获奖情况等)

1)大学生学科竞赛奖:《新渔夫的故事----高性能拖网柔性扩网装置》,浙江省第十四届“挑战杯—创智下沙”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15年,指导教师。

2)“高性能拖网柔性扩网装置技术”,“大北农杯”第一届全国农林院校研究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016年,指导教师。

3)“2017年度校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2017年,指导教师。

4)浙江海洋大学第五届“出彩研究生”“创业达人”,2018年,指导教师。

五、出版的部分著作

1)《舟山渔业简史》,2016.05,海洋出版社,主编,ISBN 978 -7-5027-9405-7;

2)《绳网技术学》,2018.08,中国农业出版社,副主编,ISBN 978 -7-109-23931-9。

六、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1)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effect of horizontal waves on netting panels,FisheriesScience,2006,72(5),SCI收录

2)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effect of waves on netting panels at a range of angles to the wave direction,FisheriesScience,2012,78(3),SCI收录

3)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effect of waves on netting panels at not normal to the wave direction,9thInternational Workshop Method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MaritimeTechnologies -DEMaT'09,2010, University of Kinki,Japan

4)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waveforce on the floating rope cage in flume,9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Method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Maritime Technologies -DEMaT'09,2010,University of Kinki, Japan

5)方形网箱水平波浪力的迭加计算和实验验证,海洋与湖沼,2004,35(3)

6)单点系泊网衣构件波浪试验研究,海洋与湖沼,2005,36(3)

7)应用两种不同的波浪理论计算方形网箱水平波浪力,中国水产科学,2005,12(1)

8)波浪经过网衣的特性研究,海洋与湖沼,2007,38(1)

9)繁殖期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的形态结构观察,海洋渔业,2014.03,36(2)

10)三元共混网线材料断裂强力试验研究,渔业现代化,2016.04,43(2)

七、第一发明人授权的专利(发明专利)

1)一种悬浮式人工鱼礁,ZL201210537177.6,2014

2)一种伞形幼鱼保护装置,ZL201210535895.X,2014

3)螺旋塔式鱼类生存构件,ZL201210537322.0,2014

4)框架结构的瓶洞礁,ZL201210535798.0,2014

5)一种浅中海聚鱼保护装置,ZL201210537597.4,2014

6)一种适于海洋鱼类繁殖的塔式结构,ZL201210537342.8,2014

7)一种人工聚鱼保护装置,ZL201210536773.2,2014

8)围网养殖用捕捞网箱,ZL201210488966.5,2014

9)大潮差下浅海养殖围网的防纠缠方法,ZL201110341068.2,2014

10)带有串行多组囊袋的拖网及其捕捞方法,ZL201310407953.5,2015

11)带有并行多组囊袋的拖网及其捕捞方法,ZL201310407977.0,2015

12)一种复合式海藻增产装置,ZL201410209768.X,2016

13)一种浮动藻礁,ZL201410207211.2,2016

14)一种具有护苗功能的海藻礁,ZL201410205716.5,2016

15)拖网选择性渔获分离装置,ZL201410492221.5,2016

16)鲍参人工鱼礁,ZL201510217184.1,2017

17)一种增殖浮礁,ZL201510268833.0,2017

18)一种柔性扩网装置,ZL201410487747.4,2017

19)一种围网养殖的捕捞网,ZL201510280349.X,2017

20)沉降式人工鱼礁结构,ZL201510264861.5,2018

上一条:郑基 下一条:王健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