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日进,男,1977年6月生,山东烟台人,上海海洋大学渔业资源学博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现任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与生态研究室副主任、浙江省科协“智慧海洋”科技服务团专家、海南自由贸易港休闲渔业专家委员会成员、农业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种鉴定单位骨干成员,2014年入选舟山市111人才工程。
长期从事渔业资源调查监测、海洋生物生态学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海洋鱼类早期生活史及其生态学、鱼类摄食生态及其营养动力学、海洋生物形态分类及生物多样性等。
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子课题2项、农业农村部渔业和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专项各1项、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性项目1项及多项市局级科研项目,曾主持完成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等多项省部级项目。先后参加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国家海洋局相关项目等30多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选划了浙江省10个近岸产卵场保护区、制定了18种重要海洋渔业经济种类的可捕规格和幼鱼比例限制标准。
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全国商业联合会奖一等奖1项、舟山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舟山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编著4部。制定水产行业标准2项,浙江省地方标准4项,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0项。
一、近年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舟山群岛海域的食物网结构特征及其资源效应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子课题,72.17万,2018-2022年;
2.“瓯江口刀鲚资源增殖技术示范”,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子课题,30万,2020-2022年;
3.“浙江近海重要经济种产卵场调查与评价”,农业农村部,100万,2022年;
4.“浙江渔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调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140万,2021年;
5.“2018年中央财政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农业农村部下达,75万,2018年;
6.“瓯江口凤鲚产卵场定位及其资源养护技术研究”,省科技厅公益性项目,10万,2020-2022年;
7.“浙江海域主要河口生态系统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与评价”,39.2万,2021-2022年;
5.“大陈洋产卵场保护区资源监测及养护效果服务采购项目”,176万,2018-2019年;
6.“乐清湾海洋资源本底调查”,70万,2016-2017年;
7.“2018年东海区近岸产卵场渔业资源调查”,36万,2018年;
8.“2015年东海区近岸产卵场渔业资源调查”项目,55万,2015年;
9.“2015年温州市渔业资源动态监测”项目,18万,2015.04-2016.03;
10.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马尾藻海藻场的食物网结构”,8万,2013.01-2016.12;
11.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海洋经济和渔业新兴产业项目“浙江省重点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品种可捕标准”,8万,2013.01-2014.12
二、获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奖励
1.2020年,主持的“浙江渔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及幼鱼保护技术应用”科研项目成果获得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
2. 2020年,参与的“浙江近海渔业资源养护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成果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6完成人。
3.2019年,参与的“重要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保护技术研究”获国家海洋局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8完成人。
4.2013年,参与的“浙北沿岸产卵场调查及渔业资源保护区选划”科研项目获得舟山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5完成人。
三、获得的主要优秀论文奖励
1.2015年,“东海竹筴鱼的食性”获舟山市人民政府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第一作者。
2. 2013年,“东海蓝圆鰺的摄食食性”获舟山市人民政府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
四、出版的部分著作
1.浙江海洋鱼类志,2016,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参编。
2.瓯江流域温州段鱼类图谱,2018,科学出版社,参编。
3.东海区主要经济种类三场一通道及保护区图集,2018,海洋出版社,参编。
五、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1.鯷鱼摄食习性的季节变化,浙江海洋大学学报,2015年9月,第一作者,439-443.
2.枸杞岛海藻场小型无脊椎动物的食物来源,水产学报,2015年10月,第一作者,1487-1498.
3.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枸杞岛近岸海域褐菖鮋的食性,水产学报,2017年9月,通讯作者,1415-1423.
4.乐清湾海域夏季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初探,浙江海洋大学学报,2018年1月,通讯作者,25-29.
5.基于线粒体D-LoopDN序列的瓯江口鳗鲡幼苗遗传鉴定,浙江海洋大学学报, 2018年11月,通讯作者,489-493.
6.舟山群岛沙滩碎波带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多样性特征,浙江海洋大学学报, 2018年3月,通讯作者,107-113.
7.乐清湾流刺网游泳生物多样性分析,浙江海洋大学学报,2018年9月,通讯作者,浙江海洋大学,424-429.
8.马鞍列岛人工鱼礁区鱼卵与仔稚鱼的群落结构,水产学报,2019年9月,通讯作者,浙江海洋大学,1937-1951.
9.浙江中南部近岸海域游泳动物功能群特征与多样性,生物多样性,2019年12月1日,第一作者,1330-1338.
10.乐清湾主要游泳动物空间生态位及其分化,应用生态学报,2019年11月,通讯作者,3911-3920.
11.岱衢洋产卵场鱼卵、仔稚鱼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水产学报,2020年4月,通讯作者,606-620.
12.乐清湾甲壳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水产学报,2020年3月,447-460.
13.中街山列岛海域鱼卵、仔稚鱼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生态学报,2020年7月,通讯作者,4392-4403.
14.大陈洋产卵场保护区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浙江海洋大学学报,通讯作者,2021年6月.
15.休闲渔船拖网标准化改造前后渔获物中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分析,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1年6月,通讯作者,1090-1100.
16.浙江三门县休闲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1月,通讯作者,80-81.
17.全域旅游背景下舟山休闲渔业转型升级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1月,通讯作者,84-85.
18.舟山渔业产业的现状及问题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12月,通讯作者,90-91.
19.乐清湾贝类群落组成及其粒径谱结构特征分析,生态学报,2022,通讯作者.
20.瓯江口凤鲚鱼卵、仔稚鱼的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水生生物学报,2022,通讯作者.
21.大陈洋产卵场保护区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水产学报,2022,通讯作者.
22.瓯江口凤鲚生长、死亡和最适开捕体长,水生生物学报, 2022,通讯作者.
六、第一完成人授权的发明专利
1.漂浮式渔场油污清理设备,ZL201710354077.2,2019年4月5日
2.一种过滤抽吸式船载海洋牧场溢油回收系统,ZL201710354071.5,2019年4月19日
3.渔业水域环境清理修复系统,ZL201610709959.1,2018年4月17日
4.一种禁渔期科学实验用虾捕捉装置,ZL201510683556.X,2017年10月20日
5.一种能呼吸的藻礁,ZL201410471088.5,2016年4月
6.一种充分利用波浪能量的聚鱼结构,ZL201410471563.9,2016年6月
7.一种河口区水质定点观测装置,ZL202010641420.3, 2021年5月
8.定点鱼卵辅助监测装置,ZL20180609366.7, 2020年12月
9.变水层浮游生物采集装置及方法,ZL201811372072.3, 2021年7月
10.基于石墨烯材料的水中微塑料的去除方法,ZL202010295445.2, 2020年4月
11.一种去除水体中微塑料颗粒的装置,ZL202010452193.X
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海洋重要渔业资源幼鱼保护辅助管理系统[简称:幼鱼保护助手]
2.海洋保护区渔业资源管理系统(PC端)[简称:渔业资源管理系统]
3.海洋保护区渔业资源管理app(安卓端)[简称:渔业资源管理app]
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临城新区体育路28号
电话:0580-2299836,15958073617
邮编:316021
E-mail:jiangridg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