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服务于海洋渔业生产、管理、教育和科研等部门,适合从事渔业生产与技术、渔业管理与经营、水产教育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水生生物学、鱼类学、海洋学、海洋生态学、流体力学、渔具材料与工艺学、渔具渔法学、航海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海洋法与渔业法规、渔政管理学、渔业资源评估等。择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海洋渔业生产管理、淡水渔业生产管理、渔业涉外技术服务、水产品贸易、渔业行政管理以及教育、科研等广泛领域就业。专业特色:注重数学、力学的基础教育,以渔业工程、远洋渔业、渔业管理为重点,任课教师以双师型为主,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本专业毕业生还可申请取得一千六百总吨以上远洋渔业船舶二副本专业毕业生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水产养殖学(校重点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生产、经营、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普通动物学、养殖生物学、鱼类学、生物化学、普通生态学、微生物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学、水产动物疾病学、水环境化学、水产增养殖学、水产养殖工程学等。择业方向:毕业生适合到水产、水利、渔政、海洋、动植物检疫、生物制品、兽药、饲料、水族观赏、环境保护等有关企、事业单位或行政部门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专业特色:本专业以水产苗种培育与种质优化、水产动物营养生理与饲料配方、养殖环境维护与健康养殖为重点。强调通过专业课与实践性训练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具有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研发和水产病害防治等方面的专业基本技能,可直接参与社

梁君

2022年06月15日 10:57 董蓓蓓 点击:[]

梁君,男,1982年6月生,湖北仙桃人,汉族,高级工程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至今,在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从事渔业资源与生态方面的科研工作。现任农业农村部海洋牧场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19-2022年),农业农村部东海海洋牧场监测和资源养护工作站专家成员,浙江省科协“智慧海洋”科技服务团专家(2019-2022年),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水生生物保护与管理专家,农业农村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和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骨干。《Thalassa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s》、《水产学报》等杂志审稿专家。

长期从事生境修复和资源养护、海洋牧场建设、增殖放流系统工程3个方向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重点专项课题1项(副主持)和子课题1项、农业部948项目1项、农业部中央财政渔业资源保护专项项目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浙江省农业农村厅项目1项、原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项目等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15篇,其中SCI论文1篇,一级核心6篇。申请或授权专利100余项,其中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7项。发布水产行业标准3项,省地方标准4项。获得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1项,舟山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舟山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3项。

一、主持承担的科研项目

(1)2020.10~2022.1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重点专项课题副主持,海洋牧场聚鱼增殖模式集成创新示范,2020YFD0900804,1176万(国拨426万)。

(2)2019.11~2022.12,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重点专项子课题,长江口—中街山列岛联动修复模式构建,2019YFD0901205,115万。

(3)2018.01~2020.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街山列岛海洋保护区曼氏无针乌贼产卵生境选择偏好及其机制研究,31702346,21万。

(4)2014.06~2015.05,主持农业部948项目(副主持),渔业生物增殖放流智能化标志及装备技术,80万。

(5)2014.01~2014.12,主持农业部中央财政渔业资源保护项目,大黄鱼和日本黄姑鱼增殖放流,浙财农[2014]279号,100万。

(6)2012.01~2012.12,主持农业部中央财政渔业资源保护和转产专业项目,大黄鱼、日本对虾、海蜇增殖放流,浙财农[2012]460号,95万。

(7)2017.01~2019.12,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舟山近岸海域曼氏无针乌贼产卵生境选择机制研究,LY17C190006,8万。

(8)2022.01~2022.12,主持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渔业专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生物资源养护与修复效果调查与评价,100万。

(9)2021.10~2021.11,主持浙江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省级(长三角)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和实施效果评估项目,DB33T2107-2018《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曼氏无针乌贼》效果评估,15万。

(10)2017.01~2017.12,主持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地方标准项目,拟穴青蟹增殖放流技术规范,4.9万。

(11)2013.01~2014.06,主持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海洋经济和渔业新兴产业补助项目,海洋牧场建设中碳汇渔业技术示范研究,浙海渔计[2013]146号,30万。

(12)2019.03~2019.12,主持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局委托项目,舟山海域曼氏无针乌贼产卵生境养护功能修复,47万元。

(13)2019.10~2019.12,主持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东部海域白沙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申报文本编制项目,6万元。

(14)2018.02~2018.12,主持舟山市东方海洋渔业开发有限公司委托项目,中街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效果调查与评价项目,74万元。

(15)2017.05~2017.08,主持温州市洞头区海洋与渔业局委托项目,温州洞头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申报文本编制,9万。

(16)2012.01~2012.12,主持浙江省海洋技术中心委托项目,浙江省沿岸人工鱼礁建设布局规划(2011-2020年),9万。

其他10余项(略)

二、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1)Jun Liang(*), Weiding Wang, Hanxiang Xu, Yongdong Zhou, Kaida Xu, Hongliang Zhang, Kankai Lu. Diel and seasonal variation in fish communities in the Zhongjieshan marine island reef reserve, Fisheries Research, 2020, 227, https://doi.org/10.1016/j.fishres.2020.105549.

(2)梁君,毕远新,周珊珊,丰美萍.刍议海洋牧场的概念和英文表达.中国渔业经济, 2017, 35(2): 12-17.

(3)梁君,虞宝存,毕远新,王伟定.中街山列岛海域厚壳贻贝生物学特征及生长规律.生态学杂志, 2015, 34(2): 471-476.

(4)梁君,王伟定,虞宝存,毕远新.东极海洋牧场厚壳贻贝筏式养殖区可移出碳汇能力评估.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4(1): 9-14.

(5)梁君,王伟定,虞宝存,张洪亮.中街山列岛海洋保护区岛礁生境鱼类资源及群落多样性季节变化,海洋与湖沼, 2014, 45(5): 979-989.

(6)梁君,陈德慧,王伟定,章守宇,胡庆松.正弦波交替音对黑鲷音响驯化实验研究.海洋学研究, 2014, 32(2): 59-66.

(7)梁君,徐汉祥,王伟定.中街山列岛海洋保护区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生态学报, 2013, 33(18): 5905-5916.

(8)梁君,王伟定,徐汉祥,周永东,徐开达.曼氏无针乌贼荧光染色标志方法研究.水产学报, 2013, 37(6): 864-870.

(9)梁君.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中国渔业经济, 2013, 31(5): 122-134.

(10)梁君,王伟定,林桂装,徐开达,郭爱.浙江舟山人工生境水域日本黄姑鱼和黑鲷的增殖放流效果及评估.中国水产科学, 2010, 17(5): 1075-1084.

(11)梁君,王伟定,潘国良,虞宝存.朱家尖人工鱼礁区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变动初探.南方水产, 2010, 6(4): 13-19.

(12)陈佳怡,龙进霞,徐汉祥,张涛,史会来,徐开达,梁君T.曼氏无针乌贼繁殖期行为谱特征的研究,海洋与湖沼, 2021, 52(6): 1549-1556.

(13)龙进霞,陈佳怡,徐汉祥,徐开达,朱文斌,梁君T.基于绿色发展的我国近海渔业可持续性战略思考,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1, 11: 11-17.

(14)虞宝存,梁君T.贝藻类碳汇功能及其在海洋牧场建设中的应用模式初探.福建水产, 2012, 34(4): 339-343.

其他(略)

三、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梁君,陈峰,郭爱,周珊珊,蒋日进. 2020.6.26授权,发明,基于乌贼隐蔽习性的人工产卵附着装置, ZL201811407605.7.

(2)梁君,史会来,贺舟挺,徐开达,张涛. 2020.6.26授权,发明,一种提高乌贼受精卵孵化率的装置, ZL201811406711.3.

(3)梁君、薛利建、郭爱、张洪亮、徐开达、史会来. 2019.9.13授权,发明,曼氏无针乌贼苗种运输装置. ZL 201611025383.3.

(4)梁君,徐开达,朱文斌,蒋日进,毕远新,陈峰. 2019.9.13授权,发明,冲氧式样曼氏无针乌贼苗种放流用辅助装置, 201611024770.5.

(5)梁君,丰美萍,史会来,郭爱,王洋. 2019.09.13授权,发明,一种用于清洁乌贼附卵基表面污物的设备, 201710649080.7.

(6)梁君,王伟定,周珊珊,蒋日进,毕远新. 2019.09.13授权,发明,基于底播方式的螺贝类增养殖装置, 201710648957.0.

(7)梁君,徐开达,卢衎尔,陈峰,胡翠林. 2019.09.13授权,发明,一种保护幼贝的旋转式放流装置, 201710649078.X.

(8)梁君,王伟定,贺舟挺,王好学,周珊珊,李德伟. 2019.9.13授权,发明,沉底式贝类生态修复装置, ZL 201710129451.9.

(9)梁君,卢占晖,张亚洲,丰美萍,徐开达,毕远新. 2019.07.23授权,发明,曼氏无针乌贼附卵装置, ZL 201710129454.2.

(10)梁君,王伟定,朱文斌,徐开达,蒋日进,毕远新. 2019.02.05授权,发明,一种鱼贝藻复合增殖型人工水下构筑物, ZL 201610054567.6.

(11)梁君,王伟定,陈峰,卢占晖,张亚洲,张洪亮. 2018.06.15授权,发明,一种用于固定海底流速测量仪的装置, ZL 201610041514.0.

(12)梁君,王伟定,毕远新,郭爱,虞宝存,徐开达. 2018.03.20授权,发明,一种柳珊瑚移植装置, ZL 201510913096.5.

(13)梁君,王伟定,徐开达. 2016.05.25授权,发明,一种标志石首科幼鱼的方法, ZL 201410145230.7.

(14)梁君、王伟定、张亚洲、毕远新、贺舟挺、薛利建. 2021.10.08授权,发明,一种潜水调查岛礁区珊瑚断面的方法, ZL 201910394640.8.

(15)梁君、史会来、周珊珊、张涛、刘明华. 2021.08.20授权,发明,一种用于人工诱导乌贼产卵的装置, ZL201910367951.5.

(16)梁君、郭爱、夏灵敏、徐开达、毕远新. 2021.06.22授权,发明,一种乌贼附卵架, ZL201910368390.0.

(17)梁君、徐汉祥、徐开达、周珊珊、陈佳怡、龙进霞. 2021.12.07授权,发明,利用仿生卵诱导乌贼亲体产卵的附卵装置, ZL202010697998.0.

其他(略)

四、发布水产行业和地方标准

(1)《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大黄鱼》,水产行业标准, SC/T9413-2014。排名:2/7

(2)《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拟穴青蟹》,水产行业标准, SC/T9431-2019。排名:3/12

(3)《曼氏无针乌贼》,水产行业标准, SC/T 20101-2019。排名:12/14

(4)《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曼氏无针乌贼》,省地方标准, DB 33/T 2107-2018。排名:3/10

(5)《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岩礁性鱼类》,省地方标准, DB 33/T 2102-2018。排名:6/10

(6)《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海蜇》,省地方标准, DB 33/T 2108-2018。排名:6/9

(7)《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日本囊对虾》,省地方标准, DB 33/T 2101-2018。排名:8/14

五、获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奖励

(1)2020年,《浙江近海曼氏无针乌贼资源规模化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8/10

(2)2020年,《浙江近海曼氏无针乌贼资源规模化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8/12

(3)2020年,《曼氏无针乌贼规模化繁育、资源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得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7/10

(4)2019年,《新型海洋牧场生境构建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2/7

(5)2018年,《渔业生物增殖放流及智能化标志技术》获得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7/10

(6)2017年,《渔业生物增殖放流及智能化标志技术》获得舟山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2/7

六、获得的主要优秀论文奖励

(1)2015年,《中街山列岛海洋保护区鱼类物种多样性》获舟山市人民政府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排名:1/3

(2)2013年,《岱衢洋渔业动物多样性分析》获舟山市人民政府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排名:2/4

(3)2011年,《人工鱼礁建设对浙江嵊泗海域营养盐与水质的影响》获舟山市人民政府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排名:2/3

联系方式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临城体育路28号邮编:316021

电话:15068018251/0580-2299825

E-mail:jliang@zjou.edu.cn

上一条:朱文斌 下一条:王跃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