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召唤——海洋科普公益课堂”走进缙云仙都中学

“蓝色召唤——海洋科普公益课堂”走进缙云仙都中学

——小鱼缸里的行为学大数据

2025年夏日,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走进缙云仙都中学,为200多位高三学子送上一场海洋科普公益讲座。赵波副教授以中英双语模式作了题为《小鱼缸里的行为学大数据》分享,旨在用好奇叩开海洋生态领域知识的大门。

开篇列举十多种样貌奇特、颜色绚丽的淡水、海水鱼,开启现场热烈氛围。随即,以当前气候现状抛出“全球变暖对鱼类行为影响”的互动提问。以科学对照组比对16℃-32℃动态区间内鱼类行为状态,揭示鱼类在高温环境下存在物理避光降温、群体性攻击风险增高导致生存率降低的情况。结合转录组基因组学方法筛选鱼类高温胁迫基因,摸排调控机制助力养殖产业发展。

此次“双高协同联动”让高三学子近距离触摸海洋科研魅力,也构筑起人才培育的“蓝色桥梁”。讲座将前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动科普内容,拓展了学生海洋学科视野,为海洋生态领域储备潜在人才。水产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以科普为纽带,助力更多青少年逐梦蓝色海洋,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缙云县仙都中学创办于1958年,该校前身为缙云师范学校,1961年更为现名,校园占地175亩,设教学班58个。现有在校学生约3200人,教职工235人,实行人文管理模式,配备现代化教学设施及400米标准塑胶跑道等运动场馆。2020年12月获评“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并拥有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传统特色学校、省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等称号。建校以来累计培养毕业生超万名,师资队伍包含若干位省教坛新秀及市级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