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员工
  •  教职员工 
     高端人才 
     招贤纳士 
教职员工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服务于海洋渔业生产、管理、教育和科研等部门,适合从事渔业生产与技术、渔业管理与经营、水产教育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水生生物学、鱼类学、海洋学、海洋生态学、流体力学、渔具材料与工艺学、渔具渔法学、航海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海洋法与渔业法规、渔政管理学、渔业资源评估等。择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海洋渔业生产管理、淡水渔业生产管理、渔业涉外技术服务、水产品贸易、渔业行政管理以及教育、科研等广泛领域就业。专业特色:注重数学、力学的基础教育,以渔业工程、远洋渔业、渔业管理为重点,任课教师以双师型为主,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本专业毕业生还可申请取得一千六百总吨以上远洋渔业船舶二副本专业毕业生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水产养殖学(校重点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生产、经营、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普通动物学、养殖生物学、鱼类学、生物化学、普通生态学、微生物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学、水产动物疾病学、水环境化学、水产增养殖学、水产养殖工程学等。择业方向:毕业生适合到水产、水利、渔政、海洋、动植物检疫、生物制品、兽药、饲料、水族观赏、环境保护等有关企、事业单位或行政部门从事生产、经营、管理、科研、教学等工作。专业特色:本专业以水产苗种培育与种质优化、水产动物营养生理与饲料配方、养殖环境维护与健康养殖为重点。强调通过专业课与实践性训练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具有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研发和水产病害防治等方面的专业基本技能,可直接参与社

杨晓龙

2023年03月14日 09:17 董蓓蓓 点击:[]

杨晓龙,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获渔业资源专业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海洋生态系统污染与碳氮循环动力学研究,针对海洋生态系统污染和碳源/汇问题,基于现场监测、室内培养与模型预测等技术方法,研究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关键过程,以及污染物(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在海草床、滩涂湿地、海水养殖区等近岸海域的迁移转化和生态风险评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环境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参与“蓝色粮仓科技创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辽宁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等项目。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lution research、应用生态学报、中国水产科学、海洋环境科学等行业领域内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2项。


奖励荣誉: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

大连市产业发展节能环保行业比较紧缺高级别人才

主持项目:

1. “海洋酸化下刺参对泻湖生态系统碳酸盐平衡的补偿机制”(419061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持,2020.01~2022.12,经费26.0万元,在研。

2. “沉积物碳汇潜力对海草床生境适宜性的响应机制研究”(2022-MS-054),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主持,2022.9~2024.8,经费5.0万元,在研。

3.“海洋升温和酸化下刺参对近岸生态系统碳酸盐平衡的调控机制” (2019-A-0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主持,2019.05~2021.04,经费4.0万元,结题。

4.“基于物种分布模型的辽河口翅碱蓬生境适宜性评价”(202101),国家环境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主持,2021.01-2022.12,经费5万,在研。

5. “海草床环境指示效应在海洋牧场生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大连广鹿岛海域为例”(2021RQ094),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项目,主持,2022/01-2023/12,10万元,在研。

6.“崖州湾多功能海洋牧场建设的环境定量评估模型”(UCTMB20202),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主持,2020/10-2022/03,5.63万元,结题。


代表性成果

1. 学术论文:

(1) Yang, X., Yuan, X., et al. 2015.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ources of heavy metals and petroleum hydrocarbon in the sand flats of Shuangtaizi Estuary, Bohai Sea of China.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95: 503-512.

(2) Yang, X., Lv, H., et al. 2018. Effect of water motion and microhabitat preferences on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epiphytic communities: a case study in an artificial rocky reef system, Laoshan Bay,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5(13), 12896-12908.

(3) Yang, X., Zhang, P., et al. 2018. Evaluation of four seagrass species as early warning indicators for nitrogen overloading: Implications for eutrophic evaluation and ecosystem management.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635, 1132-1143.

(4) Yang, X., Wang, L., et al. 2019. Levels, sources and potential risks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and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 in sediments of Qingduizi Bay, China: Does developing mariculture matter?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602.

(5) Yang X., Hu C., et al. 2022. Sedimen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and immobilization affected by non-native Sonneratia apetala plantation in an intertidal wetland of South Chin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305, 119289.

(6) Yang X., Hu C., et al. 2023. Ensemble habitat suitability modeling for predicting optimal sites for eelgrass (Zostera marina) in the tidal lagoon ecosystem: Implications for restoration and conservation[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330: 117108.

(7) 杨晓龙, 杨超杰, 等. 2016. 物种分布模型在海洋潜在生境预测的应用研究进展. 应用生态学报, 28(6), 2063-2072.

(8) 杨晓龙, 吕洪斌, 等. 2018. 崂山湾人工礁区大型底栖海藻时空格局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中国水产科学, 3, 642-653.

(9) 杨晓龙, 郭美玉, 等. 2021. 黄渤海不同生长阶段的日本鳗草对5种重金属(锌、铬、铜、铅、镉)的生物蓄积. 海洋环境科学, 40(6), 895-902

2. 专利:

(1) 杨晓龙,徐永平,柳圭泽, 等. 2021. 密闭生态系统中海洋被子植物水流模拟装置. 授权公告号:CN214628353U.

(2) 杨晓龙, 杨超杰, 童玉和, 等. 2021. 一种海草床鱼类样本采集装置. 授权公告号:CN215422362U.

(3) 杨晓龙, 叶金清, 郭美玉, 等. 2022. 一种填充建筑垃圾的渔礁装置. 授权公告号:CN214339440U.

(4) 张安国, 王丽丽, 杨晓龙, 等. 2022. 适合我国北方寒冷海区的文蛤大规模苗种三段式培育方法. 授权公告号:CN110393164B.

3. 软件著作权:

(1) 杨晓龙. 2021. 海洋海草数据监控分布式管理系统. 登记号:2021SR1008340.

(2) 晓龙. 2022. 生境适宜性评价软件. 登记号:2022SR0263597.


联系方式

E-mail:xlyang198805@163.com

上一条:潘玉英 下一条:朱静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