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引导我院青年大学生传承好蚂蚁岛精神,2024年11月9日,水产学院协同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2023级本科生前往蚂蚁岛开展现场研学活动。
蚂蚁岛,这块不足3平方公里的小岛,承载着“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伟大精神,一直是浙江省和舟山市发展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蚂蚁岛人民在艰难环境中奋勇前进,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并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和表彰。
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首先走进了蚂蚁岛1958工人印记馆,映入眼帘的是满墙的老照片和老报纸,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火红的年代。照片中,工人们身穿朴素的工装,脸上洋溢着坚定的笑容,他们正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学摇橹、开洋船、制缆绳、编渔网,在这里同学们亲身体验旧时渔民的海上生活。
探访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旧址,这里保存着完好的公社建筑和丰富的历史资料。同学们在这一张张照片,一件件物品中深刻感受着蚂蚁岛的发展历程和老一辈蚂蚁岛人“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奋斗精神。
创业礼堂里,《在人民公社的大道上》历史影像向同学们展现了蚂蚁岛上人民如何用辛勤的双手一步步打造出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为了筹集足够的买船钱,蚂蚁岛200多个妇女搓了12万斤草绳,换钱购买了“草绳船”。在老师声情并茂的介绍中同学们了解了那个时代的艰难条件与蚂蚁岛人民的艰苦奋斗路,更明白了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做到珍惜韶华、志存高远、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
研学的最后一站,同学们来到了“三八海塘”,这座海塘的命名,正是为了纪念修建它的那群妇女们。从建国之初开始,蚂蚁岛妇女一向以“创造奇迹”而闻名,成为开拓创业的急先锋。从“草绳船”“火熜船”到“妇女号”机帆船,即使在一向由男人独占的大海上,她们也要奋勇争先。而在那个寒风凛冽的腊月里,300 多名蚂蚁岛妇女组成“三八妇女突击队”,挖去了岛上的半座小山,起早摸黑,历时一年零四个月,修成了这条长 1300 多米,宽 12 米,高 5 米的“三八”标准海塘。这条海塘,是全岛妇女汗水和心血的结晶,也是蚂蚁岛群众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历史见证,它将永远激励着蚂蚁岛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蚂蚁岛虽小,却能诞生“小小蚂蚁赛苏联”的奇迹,赛的不是“体量”,而是发展建设的热情和拼劲,是艰苦创业的恒心、敢啃骨头的决心和勇争一流的英雄气魄。老一辈蚂蚁岛人创造的“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还要继续发扬光大。而这蚂蚁岛精神,也将激励我们海大学子艰苦奋斗,在学业与生活中开拓进取,奋力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