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教育厅函〔2022〕7号),我院申报的2个科技小院入选支持建设名单,分别为浙江平阳大黄鱼科技小院和浙江嵊泗贻贝科技小院。
一直以来,我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把农业农村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摆在重要位置,结合学科布局,积极开展“科技小院”建设。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100%配备第二导师(行业导师),重视专业实践效果,推动科技人才零距离支农,引导研究生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绽放青春风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浙江平阳大黄鱼科技小院以浙江温州永丰南麂海洋牧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合作单位,是浙江海洋大学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研究所、平阳县渔业技术推广站等科研院所和基层单位共同创建的科技小院。共同开展大黄鱼养殖、加工工艺、产品销售、品牌推广和研发工作,已拥有大型深海网箱24个,年产大黄鱼100吨,养殖成效显著。同时,平阳大黄鱼科技小院拥有民间首家南麂岛海洋文化馆,面积达2000m2。2020年12月,浙江平阳大黄鱼科技小院在中农技协指导下正式挂牌成立,现已有6名渔业发展领域研究生长住在科技小院开展生产实践与科技服务。

浙江平阳大黄鱼科技小院参加乡村振兴研修班

浙江平阳大黄鱼科技小院首席专家钱卫国教授(左一)在南麂岛海洋文化馆指导研究生

浙江平阳大黄鱼科技小院首席专家钱卫国教授在大黄鱼养殖基地开展调研
浙江嵊泗贻贝科技小院的依托合作单位是嵊泗县水产养殖服务中心。小院将联合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舟山市水产研究所、嵊泗市级厚壳贻贝良种场等单位及嵊泗县下属各贻贝养殖合作社,重点研究:(1)不同发育期厚壳贻贝对海区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的生理响应;(2)通过常规育种技术提升厚壳贻贝种质,对厚壳贻贝抗逆性状进行定向选育并开展其分子标记开发和应用;(3)研究适宜养殖的深度、密度等海区养殖技术,构建厚壳贻贝的轮养、间养技术;(4)通过多倍体、性控等技术研究提高养殖贻贝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对厚壳贻贝插核培育珍珠等途径促使贻贝高值化。我院常年在贻贝科技小院派驻渔业发展领域研究生和专家团队,为嵊泗贻贝养殖产业发展解决共性技术问题。
浙江嵊泗贻贝科技小院师生(熊新威、曹燕飞、沈运旺博士;研究生全峰、张克乾)在育苗室员工的协助下对2022年耐低盐选育的厚壳贻贝苗种进行清理、测量、分装。郑乾斌 摄
今后,我院将在学校指导下,联合合作单位,聚焦智慧渔业、绿色渔业建设需求,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具有鲜明水产特色的科技小院建设,继续派驻研究生深入渔农业产业行业生产一线开展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科普服务工作,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切实提升培养质量,培养一批渔业科技研发与推广人才,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渔民、水产养殖户群众可用的技术,为我省“两个先行”和“海洋强省”建设贡献浙海大力量。
我院入选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支持建设科技小院名单
序号 |
科技小院名称 |
首席专家 |
启动运行年份 |
1 |
浙江平阳大黄鱼科技小院 |
钱卫国 教授 |
2020 |
2 |
浙江嵊泗贻贝科技小院 |
刘晓 研究员 |
2022 |